首页

志愿纪实
位置: 首页 > 志愿纪实 > 正文

科技赋能,乡村振兴显青春担当

时间:2025-08-27   点击数:

2025年7月,武汉交通职业学院"慧创"志愿者团队深入钟祥市张集镇张集小学,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,以"专业赋能+文化浸润"双轮驱动模式,为基层社区注入青春活力,书写新时代青年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答卷。

14487

科技赋能教育创新,点燃乡村少年科创梦

团队依托专业优势打造"科技魔法课堂":《编程里的海底世界》通过可视化编程教学带领30余名学生探索数字海洋;《神奇的AIGC:让画动起来》课程运用AI技术实现静态绘画动态化呈现,激发创意潜能;《小小魔法师:"听话"的小风扇》则将物理原理转化为趣味实验,让科学知识"看得见、摸得着"。系列课程累计覆盖学生200余人次,在乡村少年心中播撒下科技创新的种子。智慧服务民生:学子们运用所学,化身“社区智多星”。为老人讲解智能设备使用,助力跨越“数字鸿沟”;利用专业技能进行简易家电维修,让便利生活触手可及。科技之光,照亮寻常巷陌,提升生活质感。

5158A

智慧服务惠民生,科技温度暖人心

针对社区需求,志愿者们开展"科技助老"专项行动,通过"一对一"教学帮助50余位老人掌握智能设备使用技巧,跨越"数字鸿沟";运用专业技能开展家电维修服务,累计解决社区居民家电故障问题37件。同时开设《安全教育》课堂,通过情景模拟、互动游戏等形式向120余名老人儿童普及防溺水、用电安全等知识,筑牢社区安全防线。

5A203

非遗传承焕新彩,文化浸润润童心

实践团队打造"非遗文化体验营":《非遗剪纸》课堂带领学生创作出百余幅精美作品;《非遗五谷杂粮画》用粮食作物拼贴出丰收图景;《穿越三千年的"理"甲骨文之旅》通过甲骨文拼图、情景剧演绎等创新形式,让古老文字焕发新生。系列活动吸引150余名学生参与,相关作品在镇文化馆展出,获得当地群众高度评价。

5C0F1

艺术教育筑自信,红色基因薪火传

在艺术滋养方面,团队开设《民族舞蹈》《我们都是"音乐家"》《手指画的奇妙世界》等课程,通过舞蹈编排、乐器制作、创意绘画等多元形式,帮助80余名儿童建立艺术自信。同时打造"红色教育矩阵",开展《爱国教育》专题课程,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,将家国情怀深植青少年心田。

5DA37

本次实践创新采用"教学相长"模式,在《蛋托变形记》等环保课程中,志愿者与儿童共同完成20余件再生材料艺术作品。团队负责人表示:"从课堂到社区,从理论到实践,我们不仅传递知识,更在服务中锤炼品格,深刻领悟'匠心'精神的时代内涵。"

据统计,本次实践累计开展各类课程120余课时,服务群众超500人次,形成调研报告3份、实践案例集1部。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将持续深化"实践育人"模式,引导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书写青春华章。



版权所有:共青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委员会

  联系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6

联系方式:027-88756199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  • 官方微信

  • 抖音视频号